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高考志愿 > 文章正文
 
过来人:赴港读大学 掂掂自己的软实力(图)
2007-4-9 17:31:00 来源:2exam.com整理 【字体:小 大】
过来人:赴港读大学掂掂自己的软实力(图)
赴港读大学 掂掂自己的软实力

  地道的英语教学,自由的学术氛围,良好的毕业出路。近两年来,香港高校正受到越来越多内地考生的青睐。但去香港求学前,该做好哪些准备才能尽快适应新生活?上周,记者前往香港,采访了几个正在香港高校就读的内地学生,他们以亲身经历提醒“后来者”,去香港读大学,除了要具备考分、英文等硬实力外,一些软实力同样不可缺少。

  英语口语灵不灵

  平行、垂直……这些几何当中的专用名词,用英语该怎么表达?去年以538分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工学院的上海学生顾元萍,就在刚入学的时候,遇到了上课听不懂的难题。

  对于许多内地学生而言,语言关是第一道坎。在香港高校,绝大多数课程均用英语授课。内地学生虽然学英语的时间并不短,但真要听懂一些专业术语,仍然不易。

  “刚来的时候,学校会给我们专门开设英语补习班。还有一点值得称道的是,我们学校的

图书馆资源十分丰富,没事我就会去泡图书馆。”顾元萍说,大概一个月后,她听课不再吃力。

  念商科的大一女生杨文隽英语基础不错,她在上海中学念书的时候,每学期学校就有一门是全英文授课的,因此听课对她来说不成问题。可是,她开口说的英语,老师听来却觉得“啰嗦”,两个单词就可以表示的意思,非得讲上长长的一句话。杨文隽笑言:“这可能就是中国式的英语吧,完整却过于书面化”。

  在香港高校,还有少部分老师用广东话授课。对于内地学生而言,这无疑又是一门“外语”。“学校为我们专门开了广东话入门课,可是,学到现在,我说的广东话,香港同学还是听不懂。”杨文隽说,她说的广东话总是找不着调,这让她十分苦恼。

  香港中文大学内地招生主任梁丽芳告诉记者,虽然,内地学生刚入学时,适应香港的语言环境有点吃力,但当他们毕业时,反而比香港本地学生更为吃香。因为内地学生有两文(中文、英文)三语(普通话、广东话、英语)的优势,更受雇主的青睐。

  自主学习行不行

  在大学念书,不再像在内地念高中时那样,有老师、父母紧盯着。自主学习能力,也是衡量考生是否适合香港高校的一个指标。梁丽芳说,内地学生总体而言,在学习上比香港本地学生刻苦许多。

  “我很喜欢上课,还喜欢在座位上发问。”杨文隽说,她一直有爱提问的习惯,她觉得一旦有疑问,就应该主动向老师提出,不要不好意思。从小到大,她就是个自主性很强的女孩,念哪所高中、考哪个大学,都是她自个儿做的主。

  来自上海的陈悦同学则建议,自律能力不强的人不要来香港念书,因为香港高校学术环境自由,如果不会自主学习,在这里你无法学到东西。陈悦念的是建筑设计系,她现在每天的作息时间表是这样的:早上8:10起床,9:30-12:00上课,13:30起和同学一起做课题,23:00回寝室。陈悦说,建筑专业和其他专业不同,上5小时课,自己还得花两倍的时间完成作业,所以,她觉得在香港读书并不轻松,如果抱着混日子的想法,将无法完成这里的学业。

  社交能力强不强

  在香港高校求学,既要善于与书本打交道,也要学会与人相处。

  “在内地,对于学生而言,读书是重头,而在这里,社会生活占了很大一块。”杨文隽说,香港中大实行的是书院制,书院就是对学生开展人格培养的地方,每个寝室都由来自不同专业、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,本地生、内地生、外国交换生也有机会生活在同一屋檐下,多元文化、多元生活习惯相互交融。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郑振耀表示,此举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,即便产生矛盾,也让学生自己学会解决。

  有一次,杨文隽预订了篮球场练习投篮,却被一个美国学生占用了,她前去用英语交涉,可怎么也说不清楚。现在,再碰到这样的事,杨文隽就懂得如何表达了。

  顾元萍的室友是个香港女孩。“她对我的帮助很大。她很活泼,普通话也讲得好,她会经常用普通话和我聊天,还教我说广东话。”在这个“小老师”的帮助下,半年多下来,顾元萍的广东话已经说得有模有样。现在,顾元萍的语言一直在三种“频道”间切换:遇到内地生说普通话,遇到香港生说广东话,遇到交换生说英语。

  经济能力够不够

  在香港念书,学费和生活费等开支比内地高出许多。根据当地政策,内地生不能在香港打工,也无法申请到

助学贷款。所以,在报考香港高校前,家庭的经济实力也必须充分考虑。

  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,非本地生一年的学费为8万港元,住宿费约7000-8000港元,其他杂费、生活费每年约需2万-3.5万港元。

  杨文隽说,在香港生活,也有节省之道。她第一次去学校餐厅吃饭,发现最便宜的一份菜也要7港元,于是,她当即去超市买了生菜和油,在宿舍厨房动手做饭。如今,她的一日三餐都自给自足,每月的生活开支只需五六百港元。

  本报记者 钱滢瓅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